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我國民法規定取得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為( C )
A.十周歲 B.十六周歲C.十八周歲 D.二十周歲
2.個體工商戶對外承擔( B )
A.有限責任 B.無限責任
C.連帶責任 D.按份責任
3.甲與乙簽訂了一份買牛合同。甲將牛交付乙,乙宰殺牛后得牛黃100克,賣后獲價款8千元。甲、乙就該牛黃款發生爭執。依法律規定,牛黃款應歸( C )
A.甲所有 B.甲、乙平分C.乙所有 D.甲、乙共同共有
4.被代理人對無權代理享有追認權,這種權利屬于( D )
A.請求權 B.支配權
C.抗辯權 D.形成權
支配權:是指主體對權利客體可直接加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權利。
請求權:是指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抗辯權:廣義上是指抗辯請求權或否認他****利主張的權利,有的稱為異議權;狹義上是指對抗請求權的權利。
形成權:是指權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關系發生變化的權利。
5.第三人知道代理人沒有代理權還與代理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 C )
A.被代理人承擔責任B.代理人承擔責任C.代理人和第三人承擔連帶責任D.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6.甲委托乙購買“牡丹”牌電視機一臺,乙到商店發現“海信”牌電視機正在舉行產品促銷活動,其中一款與甲所要求的相比,物美價廉,于是,就買了該款電視機。乙的行為( C )
A.有效,因其符合甲的利益 B.無效,因其違背了甲的意思
C.效力未定,有效與否由甲決定 D.屬于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7.甲乙兩人訂立了房屋租賃合同,合同中約定“如甲的兒子畢業后回來工作,甲乙之間的房屋租賃合同即行終止”。這一民事法律行為所附的條件是( A )
A.肯定解除條件 B.否定解除條件C.肯定延緩條件 D.否定延緩條件
8.民事主體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稱為( B )
A.榮譽權 B.名譽權
C.身份權 D.隱私權
9.下列權利中,屬于人格權的是( B )
A.親權 B.肖像權C.監護權 D.配偶權
10.某地一懸掛多年的大型廣告牌被大風刮落了一塊鋼板,砸傷行人甲,花去醫藥費1600元。對該損害,應由( A )
A.廣告公司承擔責任 B.甲自己承擔責任
C.廣告公司和甲分擔損失 D.廣告公司承擔主要責任,甲承擔次要責任
11.某一暫停施工的建筑工地因為積水而形成一個較大的水坑。乙12歲的兒子下水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確立該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為( A )
A.過錯責任原則 B.無過錯責任原則C.嚴格責任原則 D.公平責任原則
特殊侵權行為:指行為人即使無過錯,但他人的損害確系與行為人有關的行為、事件或者特別原因所致,因而適用民法上特別責任條款或民事特別法規定應負民事責任的行為,特殊侵權行為主要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特殊侵權行為主要有:
(1)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的職務侵權行為。(2)產品質量不合格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3)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4)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5)地面施工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6)工作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7)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行為。 (8)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12.下列各項中不屬于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民事責任構成要件的是( D )
A.須從事高度危險作業 B.有損害事實的存在
C.高度危險作業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D.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13.職務侵權民事責任的行為主體是( B )
A.國家機關或者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B.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
C.非接受國家機關委托的人員 D.非國家機關臨時雇傭的人員
l4.下列情形中適用公平原則的是( A )
A.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法律又沒有明確規定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B.雙方當事人都存在損失
C.雙方當事人過錯相當
D.雙方當事人都有過錯
公平責任原則的含義:指當事人雙方對損害的發生均無過錯,法律又無特別規定適用無過錯原則時,由法院根據公平的觀念,在考慮當事人雙方的財產狀況及其他情況的基礎上,責令加害人對受害人的財產損害給予適當補償,由當事人公平合理地分擔損失的一種歸責制度。
15.對于繼承權放棄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
A.放棄繼承權的意思表示可以在被繼承人生前作出 B.放棄繼承權不能以不履行法定義務為條件
C.繼承人放棄繼承權后又在遺產處理后反悔的,不予支持 D.放棄繼承權只能采取明示的方式
1、繼承權放棄的概念:指繼承人于繼承開始后所作出的放棄其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的意思表示。
2、繼承權放棄的方式: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在遺產處理前,可用口頭或書面方式向其他繼承人作出。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會損害第三人的利益,則繼承人不得放棄繼承權。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3、繼承權放棄的效力: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效力,溯及自繼承開始之時。
16.甲與乙之間簽訂有遺贈扶養協議,由乙對甲進行扶養,而甲則將其居住的房屋遺贈給乙。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乙不認真履行其扶養義務,導致甲經常處于生活缺乏照料的狀態。甲死后,法院可以( D )
A.直接解除甲和乙的遺贈扶養協議 B.確認甲和乙的遺贈扶養協議無效
C.直接剝奪乙的受遺贈權 D.可以酌情對乙受遺贈的財產數額予以限制
17.關于繼承人清償被繼承人生前債務的表述正確的是( C )
A.繼承人應清償被繼承人生前的全部債務
B.繼承人可以只繼承遺產而拒絕清償被繼承人生前債務
C.繼承人應在繼承遺產的范圍內清償被繼承人生前的債務
D.繼承人有權按其意志決定是否清償被繼承人生前債務
18.根據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財產權利義務的范圍,繼承可以分為( B )
A.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 B.有限繼承與無限繼承
C.共同繼承與單獨繼承 D.本位繼承與代位繼承
1、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根據繼承財產的方式,分為:)
2、有限繼承和無限繼承。(根據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財產權利義務的范圍,分為:)
3、共同繼承和單獨繼承。(根據參與繼承的人數,分為:)
4、本位繼承與代位繼承。(根據繼承人參與繼承時的地位,分為:)
19.依照我國法律規定,下列財產為按份共有的是( C )
A.夫妻共有財產B.家庭共有財產C.甲、乙分別出資3萬元和4萬元共同購買的財產D.共同繼承的財產
共同共有的主要類型:(1)夫妻共有財產。(2)家庭共有財產。(3)共同繼承財產。
20.依照我國《擔保法》的規定,下列財產可以抵押的是( D )
A.自留山 B.某學校的辦公樓C.宅基地使用權 D.某中學的小汽車
21.所有權的核心權能是( D )
A.占有 B.收益C.使用 D.處分
22.下列選項中屬于完全物權的是( C )
A.抵押權 B.質權C.所有權 D.留置權
23.下列物權屬于從物權的是( D )
A.所有權 B.建設用地使用權C.宅基地使用權 D.抵押權
24.下列關于抵押合同形式的表述,正確的是( B )
A.抵押合同可以采用口頭形式 B.抵押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C.抵押合同采用口頭形式、書面形式均可 D.抵押合同可以采取書面合同以外的其他形式
25.送奶人誤將王某的牛奶放入了郭某的牛奶箱中,郭某取用該牛奶屬于( A )
A.不當得利 B.侵權行為C.無因管理 D.自助行為
26.下列債權中,屬于可讓與的債權的是( C )
A.甲公司欠勞動者乙2個月的工資 B.李某享有的請求王某進行人身傷害賠償的權利
C.丙欠丁的借款5000元 D.王某與張某簽訂購銷合同,合同中約定不得將債權轉讓
27.甲公司欠乙公司200萬元貸款,后甲公司因管理不善被乙公司兼并,則甲公司欠乙公司的債務隨之消滅,這種債的消滅被稱為債的( A )
A.混同 B.免除C.解除 D.抵銷
28.按照債的多數主體之間的相互權利義務關系,可將債區分為( C )
A.特定之債和種類之債 B.單一之債和多數人之債
C.按份之債和連帶之債 D.簡單之債和選擇之債
1、根據發生原因及債的內容是否以當事人的意志決定,分為:法定之債與意定之債。
2、根據標的物屬性的不同,分為:特定物之債與種類物之債。
3、根據債的主體雙方人數,分為:單一之債與多數人之債。
4、根據各方各自享有的權利或承擔的義務及相互間關系,分為:按分之債與連帶之債。
5、根據債的標的有無選擇性,分為:簡單之債與選擇之債。
6、根據兩個債之間的關系,分為:主債與從債。
7、根據債務人的義務是提供財物還是提供勞務,分為:財物之債與勞務之債。
29.我國《擔保法》規定,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視為( B )
A.一般保證 B.連帶責任保證
C.共同保證 D.最高額保證
30.在下列情形中,屬于無因管理的是( C )
A.在加工合同中,承攬人管理定作人提供的原材料
B.主動為他人看管贓物
C.甲拾得乙丟失的牛,在積極尋找失主的同時,對該牛進行管理
D.超市對進入超市的顧客的皮包進行管理